校长信箱
用户登录 | 加入收藏夹
【挂牌督导】
     
政策制度
计划总结
督导报告
整改报告
工作反馈
   您现在的位置: 丹中网站 >> 挂牌督导 >> 工作反馈 >> 正文

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目标达成评估表
作者:督导室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7-11-10


附件:  

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目标达成评估表   

学校类型  

          

      

      高中     初中      小学      九年一贯制学校     幼儿园   

学校名称  

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 

校长姓名  

朱禾勤  

规划时间段  

2011 1月至201512   

发展目标达成情况  

目标领域  

目标内容  

达成情况(自评)  

评估组意见  

文化建设  

围绕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”的理念,以“厚德、明理、笃行”的校训为核心,从精神文化、制度文化、环境文化、行为文化、课程文化等方面,丰富“大成文化”的内涵,打造特色品牌,使丹中成为省内著名、国内知名的文化特色学校。  

2011年,我校“大成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”课题获批为江苏省级立项课题,学校以“大成文化”为核心,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,逐步形成了优质与特质并重的“大成”人才培养模式、科学与人文融合的“大成”学校文化氛围、多样与选择结合的“大成”校本课程体系、自主与创新结合的“大成”课堂教学模式、品牌与特色并重的“大成”学校发展轨迹。  

   

队伍建设  

    以师德建设为核心,以“学为人师、行为世范”为准则,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、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,优化教师队伍结构,加强教师培训和创新团队建设,建设一支由专家型、学术型名师和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师梯队。  

学校加大了青年教师队伍、骨干教师队伍和名教师队伍的建设,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师德修养,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,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、较规范的教育科研能力,个性鲜明的名教师队伍。学校现有240多位教职工,其中在职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4人,特级教师5人,镇江市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35人,中学高级教师133人,拥有各类拔尖称号的教师191人,优秀教师群体已覆盖了所有学科。学校拥有镇江市级名教师工作室一个,丹阳市级名教师工作室四个。  

近几年,我校名教师队伍不断壮大,朱禾勤校长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镇江市名校长,周炳兴、李胜荣老师被评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。教师中有4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业务竞赛中获镇江市一等奖以上奖励,26人(项)获得镇江市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奖。  

同时,学校班主任岗前培训成为常态,以“精细化管理与学生发展指导”为培训主题,通过专家讲座、学习研讨和经验交流等形式,学校逐渐形成了一支知识丰富、能力超众、人格高尚的专业化班主任队伍,学校有3人次在江苏省和镇江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奖。  

   

德育工作  

以育人目标的达成为主线,进一步丰富载体,完善网络,健全制度,从道德成长、习惯养成、人格发展、社会适应、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等方面多维展开,以思想引领、情感陶冶、实践体验、活动养成等形式多维推进,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、主动、生动、活泼的发展。  

   

2011年起,我校开始推进学生发展“导师制”,不断提高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水平。结合“志愿导学”活动的开展,学校完善了《学生发展导师制实施方案》,制定了《学生发展指导教师工作手册》,成立了“学生发展指导中心”,全面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。  

——成立了“学生发展指导中心”,制定了《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工作方案》,确定了学生发展指导的工作原则,明确了工作目标与内容、实施方法与途径,并依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,细化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指导实施内容、方法。学校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,并在全校进行宣传、动员和培养,分年级、班级落实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指导教师,强化了发展指导过程的管理,脚踏实地地开展了学生发展指导工作。  

—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。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,开设了心理专题讲座;在校园网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专题网页,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;建立网上咨询室,由专业教师提供在线咨询,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;开展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,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和一对一个别咨询的形式,对出现成长困扰的学生给以及时的指导,减少困扰的不良影响。  

——开设了学生发展指导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。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理想、心理、学业、生活和生涯等方面的选修课和专题讲座,利用主题班会,加强学业指导,通过专题讨论、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,端正学习态度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诊断和指导,指导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;为学生在升学考试、专业选择上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。   

——建立了学校危机监控和干预体系。树立危机预防意识,提高学生危机应对技巧、危机耐受力和危机免疫力,预防危机的发生。建立了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信息网络和快速反应通道,做到早期预防、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应对。加强了对学生心理危机的监护并提供及时干预,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,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及时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,在危机事件结束后,适当给予后续指导。  

   

教学工作  

牢固确立“质量立校”意识,抓实教学常规,积极探索适合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,全力打造富有智慧的“大成课堂”。  

丹中人瞄准省内一流高中,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,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、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、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,更新教育理念,创新管理模式,优化管理过程,通过构建生态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估体系,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在教学管理中,强调合理确定教学起点,注重打造以“智慧课堂”为特色的高效课堂,狠抓学习过程管理,分层要求,按照“高标准、低起点、小步骤、勤反馈、严要求、多鼓励、抓落实”的教学策略,重视学习“五认真”的落实,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进取、自主学习、刻苦认真的精神。  

重视教学的反思和调控。对学生各项学习活动及时进行恰到好处的点评,提倡引导性评价、鼓励性评价。重视反思,学会反思,养成反思习惯,完善反思形式,丰富反思内容,使各类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收获。制定《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方案》,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、学生学习表现结果的监测和调控,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,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  

加强学校内涵建设,提高整体办学水平,是丹中人坚持不懈的追求。在学校管理中,努力实现“三个转变”,即:努力实现全体丹中人精神面貌的转变,追求卓越、争创一流;努力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,追求精致化、精细化;努力实现育人模式的转变,注重学生全面发展、多元发展。学校再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、镇江市文明单位,继续获得了北京大学“中学校长实名推荐”资格。同时,还获得了南航、苏大、南师大等高校的“中学校长实名推荐”资格。  

同时,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的质量连年稳中有升。2011年高考本科达线率接近80%,再创其中一本达线超过370人,本二以上达线680人。张洁同学以总分410的高分进入江苏省理科前60名,孔曲同学以394分名列江苏省文科第39名;有9人进入省文理科前200名,7人进入镇江市理科前十名,5人进入镇江市文科前十名。2012年高考本一达线398人,本二以上达线685人,体艺类公办本科达线24人,合计709人;清华北大录取4人。学业水平测试取得84人获得4A,人均加分1.97分的好成绩。2013年高考本一达线392人,本二以上达线710人,艺术类公办本科26人,合计736人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取得了138人获4A的佳绩。2014年高考本一达线447人,本二以上达线734人,镇江市理科前十名7人,镇江市文科前十名4人,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共录取7人。学业水平测试4A人数名列镇江大市第一名;各学科一次性合格率基本实现100%,人均加分2.83分。2015年高考本一达线401人,本二达线676人,本一达线率54.8%,本二达线率92.5%(不含体艺生)。400分以上6人,徐梦滢同学以406分列江苏省文科第8名。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创历史记录:北大录取6人,清华录取2人,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多的年份,超过镇江北大、清华录取总数的1/3  

   

教科研工作  

深入开展教学科研,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,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,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,全面提高教学质量。  

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不断加强。2012年起,我校开展 “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策略与行动研究”(朱禾勤)、“大成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”(仇爱平)和“从观念到行动: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”(束晓霞)的三个省级课题的研究。学校共有15个课题被批准为镇江市“十二五”规划立项课题。学校全面推进“智慧课堂”的研究,积极开展省级“生态教育课程基地”的建设,深入开展课程结构改革。近年来,学校有两个省级课题、一个大市级课题和33个丹阳市级小课题顺利结题,共有81篇论文发表或获省级上以奖励,有28项(人)教学与科研成果获省市评比奖励。  

   

后勤保障  

完善学校硬件建设。对照国家示范高中(省五星级高中)的指标,按照“文化校园、精品校园”的要求,进一步对校园各区域的功能进行定位,科学规划,分步实施。  

不断推进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。学校制定了《加强后勤职工队伍建设的意见》,建立新型用人机制,加强后勤员工职业道德建设。不断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,健全后勤考核制度,强化“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”,提高后勤员工的业务素质,努力提高服务质量。国际部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后,学校成立了文昌苑后勤服务公司,加强了管理,改善了学生住宿的条件,多层次满足了广大师生员工就餐需求及学生住宿需求。  

   

特色建设  

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,突出创新教育的目标,加强创新型课程建设和生态教育课程基地建设,拓展教育国际化领域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平台,使学生成为“人格健全有智慧,勇于创新有能力,全面发展有特长”的高素质人才,为学生将来成为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。  

20118月,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,我校成为省首批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十四所学校之一。学校制定了“一体多翼”的学校特色建设策略,即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体,以拔尖创新试点班的课程建设、生态教育课程基地的建设、教育国际化发展等为支撑,努力培养“多元优质发展”的“大成人才”,打造学校“创新人才培养”的特色,逐渐形成了具有丹中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2012年,被评为“镇江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秀学校”,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、镇江市特色学校。2015年,学校成为南京大学“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伙伴”。20118月,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,我校成为省首批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十四所学校之一。2012年,被评为“镇江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秀学校”,2013年被评为镇江市特色学校。2015年,学校成为南京大学“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伙伴”。学校制定了“一体多翼”的学校特色建设策略,即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体,以拔尖创新试点班的课程建设、生态教育课程基地的建设、教育国际化发展等为支撑,努力培养“多元优质发展”的“大成人才”,打造学校“创新人才培养”的特色,逐渐形成了具有丹中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  

——开设了丰富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。近几年,学校在创新班开设了“感受语文”、“毛泽东诗词赏析”、“物理与生活”等十余种校本课程,帮助学生拓展知识,提高能力。学校组织学生到南京、北京等地的高校开展励志修学培训和科研见习活动,深入到当地高科技企业及社区进行社会实践,开阔学生的视野,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。  

——组织了内容丰富的研究性学习。2011届创新班学生分成27个研究性学习小组,开展了调查研究,撰写报告,制作课件,进行交流和评比,《超市心理学》、《走进南朝石刻,感悟齐梁故里》、《耳环,在古老与时尚之间》、《废电池的危害与回收》、《新高一学生初中时期与假期内睡眠情况的研究报告》等研究或调查报告,体现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。2012届创新班学生组织的研究性学习小组,对“《红楼梦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的探讨”、“十大物理学难题困扰世界”、“流行音乐史”等25个课题开展了研究,并撰写研究报告,制作课件,进行展示和评比,他们撰写的研究调查报告体现了对现实问题、科学问题的深入思考。  

——学科竞赛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、高效化。2012年,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,有72人次获得了省一等奖以上奖励,其中14人次获得全国一等奖,6人次取得保送资格,77人次获得省二等奖。同时,有7 人次在省作文竞赛中获奖,74人进入了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复赛。2013年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有99人次获得省一等奖。方燠获全国信息学奥赛银牌,周一念获铜牌;方燠还获得了清华大学2014年高考加60分的资格。在各类学科竞赛、知识竞赛等活动中共有228人次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。  

——科技教育成果显著。学校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陆埮院士,以及北京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南开大学、东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在我校“大成讲坛”作科技报告。孔玲芸老师在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“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”一等奖和教育部“科教制作创新奖”,创新成果已经获得国家专利。韦威同学获得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以及“中国科协主席奖”,廖冕同学的作品入围第25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。以我校学生为主力的代表队获江苏在第二十五届“国际科学与和平周”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得省团体一等奖,沈炜煜同学获个人特等奖,罗易凡、张若禹同学获省一等奖。在江苏省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(JSYPT)中,我校“丹凤麒麟”队获得铜牌。钱子莹等同学的8件作品参加了镇江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科学小论文、发明创造、科技创新、信息技术应用比赛。“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”获得了丹阳市科技局20万元科技创新基金的支持。  

——课程基地建设有序推进。2011年,我校申报成功省首批课程基地建设项目,“生态教育课程基地”建设有序推进,通过建设“生态实验园”、“生态教育园”和“生态实践园”,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体验平台,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生态教育课程资源,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,推进生态教学、生态教育和生态文明三个层次的发展。目前,学校完成了数码显微实验室、生化分析实验室、生态探究实验室、阳光花房、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等的建设。物理、化学等学科的创新实验室正在规划设计。学校基于课程基地的课程建设、创新活动正在不断推进。  

——教育国际化领域不断拓展。学校把教育国际化作为提高办学品位,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,先后与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学等结成友好学校,通过派教师出国培训,组织学生参加海外修学旅行,拓展教育国际化领域。2013年,学校被评为“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”。近几年,学校国际班先后有三十多人进入外国高校学习。  

   

   

注:1.鉴于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具有一定个性,表格只提供基础“目标领域栏,”“目标内容”和“达成情况”则由各学校自行根据发展规划拆分单元格分行填写,如还有其他领域目标,可在表格下插入行进行添加。  

2.评估组意见无需填写,将有现场督导评估组人员负责填写。  


文章录入:督导室    责任编辑:jylix 
  • 上一个文章:

  • 下一个文章:

  •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018号 省丹中信息网络中心制作维护(建议1024*768+IE7.0以上)
   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(C) 2012-2013 地址:江苏省丹阳市新民西路138号 邮政编码:212309
    电话:0511-86522062 传真:0511-86522062 电子邮件:sdygjzx#163.com(请将#改为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