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各位领导,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 大家上午好!我是高一18班的窦子恒。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:书香润德,遇见更好的自己! 1995年11月15日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,确定每年4月23日为“世界读书日”。世界读书日的宗旨便是:“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,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,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,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,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,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、文化、科学思想大师们,都能保护知识产权。” 曾经有个年轻人崇拜杨绛,高中毕业的时候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,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兼倾诉人生困惑,杨绛给他回信了。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,毛笔字。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句子之外,杨绛的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,诚恳而不客气:“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。”关于读书,杨绛是这样比喻的: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——“隐身”的串门。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,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,也不怕搅扰主人。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,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;而且可以经常去,时刻去,如果不得要领,还可以不辞而别,或者干脆另找高明,和他对质。 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。只要饱读诗书,学有所成,气质才华自然横溢,高雅光彩。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。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、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。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,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。尤其是常读书,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俗。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,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得情趣会思考的人。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,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。 读书的影响是潜在的,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、逻辑、谈吐、与人共事等各个方面..... 读书到了最后,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。 读书正是润德悦心的事,也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。 喜欢读书,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。 读书多了,容颜自然改变,与书为友,以书为鉴,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! 总希望在浮尘半日的悠闲里,陪伴我们的,一卷好书;总希望喧嚣繁复之后,留一隅书香。 面对读书,我会快乐,我会努力,高扬知识的风帆,在时代竞争的浪潮中,挂云帆,济沧海… 与书为友吧!因为读一本好书,就像酷热的夏天遇到了浓阳,在你孤芳自赏时,给你浮躁的心灵泛起清爽的凉风. 与书为友吧!因为读一本好书,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标灯,高扬理想的风帆,驶向人生的旅程.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!
|